无锡师范附属实验幼儿园

学校文化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学校首页> 学校文化 >> 书香校园 >> 读书心得
让游戏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与源泉 --读《游戏是孩子的功课》有感
作者: 施颖婷     发布日期: 2020-01-09     点击次数: 6010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时,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认识、记忆、思维、有意注意、动手能力等状态都是较其它的时候好的,而且,游戏中幼儿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学”。因此,幼儿身心总处于主动状态,而不是无聊,厌烦,无所事事,呆坐等消极的被动状态,学习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为了让幼儿更加快乐的学习,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开展多种活动,使幼儿的学习游戏化,不论是语言、科学、健康、艺术,知识都尽可能的让游戏渗透到其中,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孩子的得到全面发展。

然而每个区域游戏的背后都有许多丰富又有趣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益智区的拼图游戏。几个宝贝一进益智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玩时,几个宝贝一下子就把有关联的图片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却让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这时在一旁观察的舜舜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舜舜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周菲杨和小月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她们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月拿起了其他拼图犹豫了半天,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

通过观察分析,我意识到,孩子们对于简单拼搭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他们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

于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

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由此,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实践证明,对于一些新的游戏,如果幼儿不知道怎样去玩,势必会打消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因此,游戏前,教师要用简短、明了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进行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及玩法,让幼儿之间、师幼之间互相学习、掌握游戏规则,学会玩游戏,对年龄小的幼儿更要细心指导,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游戏的机会。游戏是一种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由活动,对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和培养,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应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将游戏融入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领域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

无锡师范附属实验幼儿园